WFU

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

不為減重的減重(三):向前跑吧!

作者:沈貞俐




時間一直來到六月,雖然我對馬拉松一無所知,但隨意搜尋「半馬訓練」,大概也聽說半馬準備期約三、四個月,而且這是給有基礎跑者的課表。我心裡一直很不安,我從來沒跑那麼長的距離,準備期應該不只四個月吧,假設賽事安排在十二月,那哪時候要開始訓練啊?每次只要我一問,芳瑗就會暗示我,她覺得我身體還準備的不太夠,我只好再忍耐一下。等啊盼的,終於,我的跑步教練林亞帆,在七月開始正式加入我的教練團隊。


亞帆教練本身是中長跑的選手,目前是國中的體育老師,也常擔任一些跑步訓練營及跑團的教練。我第一次的跑步課,是一次 5K 的慢跑,也有測試的目的,看我當下的能力在哪裡。結果那次跑不完 5K,4K 就投降,整個喘到不行。不過現在回想起來,我經過二月到六月的訓練,從走一百公尺都嫌遠、跑都不想跑的狀態,進化到開始可以用公里計算距離,也算進步很多了。




不過從 4K 到 21K,還差好遠啊,照這個速度,21K 我可能三小時都還跑不完,超挫的,到底是誰說要跑半馬的啦!


努力完成每次的課程


接下來我們每週進行一次跑步課,亞帆教練會根據我的能力跟進度,安排適合的課程內容。基本上我是個乖學生,教練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,所以如果問我吃什麼課表,其實我也不知道。實際上到目前為止,我對於各種不同的練習跑法跟什麼五種配速,都還是搞不清楚。我只知道我練的,大概有分長距離或間歇。


如果是間歇,教練就大概就交待我要跑多遠、幾秒內跑完,跑完後看看錶、嘴裡唸著一些數字、請我算算自己的心律,接著繼續下個循環:看時間、算心律、然後繼續跑。長距離的話,就由教練配速。不然就是跑階梯、或是跑一點不同的地形。每次的距離、時間、速度、趟數,都由教練決定,我只要把我的專注力跟意志力,全部用在完成每次的課程就好了。


老實說,光完成課程就已經把我的意志力消耗殆盡了,如果事先知道今天要練什麼,只會提早消耗我的意志力而已,反正我就傻傻的說好、傻傻的照跑就對了。


擅長教學的教練


亞帆是個相當具有教學天份的教練。我自己在接受母乳諮詢或家長教育訓練時,都會教到,不管今天個案的狀況再怎麼糟糕,都一定要找出一個他努力的過程、或做得很好的地方告訴他。今天不管我跑得怎樣,教練在課程中,都有辦法說出很正向的話鼓勵我,像是「你看看,你已經跑完這麼遠了」、「你比上次還進步欸」,讓我覺得自己好棒棒,然後接下來就會馬上給你一個跑到快升天的功課。


我常常半哄半騙半強迫下,很崩潰的跑完間歇,然後教練就又會說一些話,讓我覺得自己好棒棒,然後接下來又讓我跑到快崩潰。我就在所謂「太簡單以致於無法進步」、跟「太難會讓學生放棄」這中間的學習區,一下好棒棒一下很崩潰這樣,慢慢的進步。雖然已經懂這些教學的道理了,但用在自己身上,居然也這麼好用,大概我也是個很好騙的薯條(點此觀看薯條出處)。


專注的跑步


另一個讓我學到很多的地方,是訓練用我的體感配速。例如要我跑兩百公尺八趟,每次兩百公尺要在他規定的秒數內跑完、前一百公尺跟後一百公尺秒數要一樣、第一趟跟最後一趟秒數要一樣(有時最後一趟還要衝刺一下,真的是跑到快升天了)。這對我來說是很陌生的事,跑步的當下,我必須非常專注,才有辦法控制我的身體、與感覺我身體給我的回饋。從第一趟到最後一趟,及每個一百公尺,我都要努力記助當下身體的感覺,以便在下一次做出調整,這個過程中,都必須很專心的跟自己的身體對話。


這跟我做催眠生產的訓練很像。我曾經接受過溫柔生產的作者芭芭拉,一次來台灣的陪產員訓練。訓練中另一名協同訓練者,專精於催眠生產。她們教導在生產過程中,陪產員必須引導產婦專注於自己身體的變化、並持續與身體一起工作,因此陪產員自己也必須很熟悉如何進入那樣的狀態,他們稱為用潛意識跟身體工作。在那時腦波會呈現θ波,其實就是冥想的狀態,他們也有提到運動員在專注比賽時,也會進入同樣的狀態。


用潛意識跟身體工作


我的確常在跑步時進入那種狀態,特別是在長距離跟間歇的後半段,那時必須專心維持身體的動作與協調,才能持續維持目標速度。每次的訓練,身體都會直接記憶那樣的狀態,然後在下次同樣的狀況裡,很自然地使用出來。這種體感的訓練,在我兩次的賽事裡,真的給我很大的幫助,特別是賽事後半段,我只要回憶練間歇時後半段的感覺,身體就會幫助我繼續前進。


課程中我沒特別修正什麼跑姿,但教練一定都會跟著我跑,然後一邊評估當下我的狀況。在我在後半段核心沒力時,跑姿特別容易跑掉,教練就會馬上提醒我:「肩膀放鬆」、「手輕鬆半握就好」、「手臂再往後擺一點」、「腳抬起來」、「步頻再快一點」、「調一下呼吸」。教練在陪跑時的這些話,就如同練間歇時的體感一樣,直接記到了潛意識裡,讓我在賽事後半段,也能隨時提醒自己維持跑姿。


基礎訓練的重要性


常常會有人問我的月跑量,說真的,這件事講起來有點奇妙。我一個星期就只有這麼一堂的跑步課,一直到九月,我才有辦法一次跑 10K,到十二月半馬賽事前,我最長只跑過一次 15K,所以其實一個月的月跑量,都不到 50K。但是,我週一到週五,每天會都到運動工場報到,做基礎的訓練。當然我不是說月跑量不重要,如果接下來要跑全馬,只有這樣的跑量是絕對不夠的。但在月跑量這麼少的情況下,能夠有這麼大的進步,我想真的是運動工場與亞帆給我的訓練,完美搭配的結果。


芳瑗也常感慨,很多教練其實觀念還沒更新,對於選手的基礎訓練與復原,沒有很好的概念,只是一直要選手硬練。但這些選手這樣練,運動表現就能這麼好了,如果能幫選手們訂定個人化的訓練計畫,讓選手打好基礎,選手們一定都會有更好的成績。


10K 初登場


10 月 29 日台中城市半程馬拉松 10K 的賽事,我不小心撈到了分組第九(建中還很壞的說:是都沒有其他人去報名嗎?)。但在比 21K 以前,我超級緊張的。比 10K 之前還傻傻的,反正跑就對了,比完後突然整個人清醒了起來,開始會在意所謂的配速、完賽時間等等。加上10K 賽後小腿一直有一個地方不舒服,我也很心慌,一直有「跑到一半痛起來說不定會無法完賽」的負面想法。也真的很感謝我所有的教練,每個人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幫助我度過低潮;不斷幫我打氣鼓勵我、分享美食(這樣對嗎?哈哈)、跟我解說運動心理學、聽我發牢騷等等。
10K 到 21K 中間只隔一個半月,但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身體沒有恢復的很好,訓練常常沒照預計的進行。我很擔心、也很沮喪,不過教練們也不斷跟我說沒關係,休息也是訓練的一部分,然後也不停的幫我進行修復、並盡量維持訓練的進度。這也很奇妙,這一個半月我訓練真的做的不多,但最後成績仍然有進步,復原還真的是訓練裡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

感謝完賽




2017 年 12 月 10 日,在高美濕地風車大道的晨曦裡,我終於完成了我的初半馬,也完成了我 2017 年的新年新計畫。感謝我所有的教練群,沒有你們,就沒有現在的我!


上一篇:不為減重的減重(二):一心不亂
下一篇:不為減重的減重(四):只有你自己可以讓你自己前進